close
Blogtrottr
寬頻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寬頻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利用寬頻地震網監測山崩
Feb 2nd 2013, 02:50

地震定位系統發現新用途!山崩會造成類似遠地地震的地震波,若使用「寬頻地震網」來偵測這種長週期的地震波,將能即時預警山崩或土石流。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襲台,造成高雄獻肚山山崩,將小林村全部掩埋,傷亡慘重。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林正洪利用全台既有54個測站的「寬頻地震網」,觀測到風災後陸續出現長週期地震波,他據此推算出52個地震事件的精確時間與地點,發現大多數地震事件,與台灣南部高降雨量山區發生山崩的時間吻合,顯然是山崩造成了這些長週期的地震波。這是全球首次運用地震觀測技術偵測山崩,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0年11月的《地球物理研究通訊》。

  目前全球使用的地震網有三種,其中,中央氣象局觀測地震的設備為「遙測式地震網」與「強地動監測網」,前者記錄地動速度,於地震發生後立即進行地震定位並計算地震規模,以利氣象局即時發佈地震訊息給大眾;後者則記錄地動搖晃加速度(g值),即震度大小,主要用於工程防災與訂定建築物耐震安全係數。這兩者均是記錄短週期的地震波,用於觀測區域性地震。第三種地震網即為寬頻地震網,觀測方式和分析原理與遙測式地震網相同,但可同時記錄短週期到長週期的地震波,頻寬範圍廣,且波形完整,對於地震定位及規模計算更為精準,能彌補傳統速度型及加速度型的不足。寬頻地震網的感應器較靈敏,價格相對也較昂貴,但是其應用範圍廣泛,已漸漸成為地震研究的主要觀測工具。

  遙測式地震網與強地動監測網記錄的短週期地震波,其振動頻率通常為一秒數次到數十次,這種頻率較高的振動可以為人類所感知,但在地殼中傳遞時,能量衰減較快,傳遞距離較近。至於從全球各地較遠處傳來的地震,抵達台灣時,只剩振動極為緩慢的長週期地震波,振動頻率大約為幾十秒到一百多秒振動一次,短週期地震儀無法測得,人們也不易察覺,此類無感地震自然不為人所關注。

  但在八八風災後,林正洪發現,山崩會產生類似遠地地震的長週期地震波,其振動頻率約為20~50秒,若能以寬頻地震網即時偵測山崩事件的長週期地震波,便可在山崩發生後3~5分鐘內得知。未來若發展成即時預警系統,便可迅速告知下游居民,預防後續可能發生的土石流或堰塞湖洩洪災害,發揮防災、避災及減災的功能。

利用寬頻地震網「看見」山崩

  在使用寬頻地震網擷取地震波之前,要先分辨是遠地的地震波,或是山崩造成的長週期波動。這可透過地震波到達每個寬頻地震測站的時間先後、傳遞快慢與路徑方向來判斷:最先偵測到波的測站(即波最先到達的測站)最接近震源,若台灣的一端感受到振動後,此一低頻振動逐漸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傳遞,且緩慢衰減,則判斷訊號由外界傳來,為遠地地震;但如果由台灣本島中間發出,地震波以同心圓從震源向外擴散,就是台灣島上某處山崩所造成。

  經由不同測站收集到的記錄是非常複雜的波形圖,必須藉由濾波去除短週期波,篩出20~50秒振動一次的長週期波,再依照波到達各測站的時間先後排序,經精簡與整理後的波形圖會呈現一條虛擬斜線,依其斜率把斜線延長,即可由此線的數理規則以及地震定位計算,反推出山崩發生的時間與位置,而這些計算最快可在山崩發生後3~5分鐘內算出。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bb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